自設樓 | 002
https://images.plurk.com/Nb3MKwyjPjyFFfDV5TF2Q.png
雙生有自己的名字了 叫眠(nemu)
&過年有空來補點設定 上次搞自設是九月
latest #23
稍&眠的特徵不同處(明顯)
稍:白髮色 薄荷綠髮尾漸層 灰曈 瀏海上面那搓髮流是順瀏海向(右撇)
眠:抹茶綠髮色 黑髮尾漸層(這張沒畫出來但總之髮尾會比較深一點)藍綠色曈 髮流逆向(左撇)
看著冬眠的眠字很久覺得這字還不錯於是就拿來用了
眠唸法採日文nemu 但稍是用單純拼音
兩位都代表我但稍的出場率更高一些 雖然就個性而言眠更貼近現實……內心的我 稍有點像理想的我的狀態
但兩位都集結了我的喜好於一身包括水仙設
立即下載
想補齊一點他們一般世界觀的樣子 於我腦內生活的場景(?)趁過年在奶奶家住的時候
那個大廳中間有圓桌 背景是漫天星辰的 無時間觀念的一個虛構空間
也想加點前幾天想的廢墟博物館的景緻……
我覺得我有被deemo1影響我腦內建模出的場景風格跟deemo1的琴廳&房間有99%相似(
采彡采彡
3 months ago
水仙設 好
kieru0805: 水仙好吃我要做點……
奶奶家無聊下午ing 補……我要補什麼(ㄍ
手上只有手機很難補地圖吔只能用文字記
好吧慢慢打
▪ 地理
沒有實際地理位置的概念只有空間,空間存在於我本體的意識之中。範圍可視為無邊界的(但開發區域……地圖可能要看我打不打算建構),有利用空間目前只有部分,無利用空間看起來就是夜幕星辰。
但有所謂地面(立足平面)與地下、地上等……可以說是有引力與高度物理特性。
▪︎ 空間
如前述,主要空間為圓廳,利用空間則隨本體的開發擴張,像是地圖解鎖一般。
稍 ‣ 焦頭爛額.gif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截一些deemo1的場景圖當空間示意)
(有腳印或標示的就是可以再走的新空間)
(腦內的繪畫風格就是這種感覺)
一點開就想打一下
https://images.plurk.com/4wmnMxMQA5cEl3CAQgNXSX.jpg https://images.plurk.com/4Y5Dv6OhzzRntpHTnTyfVD.jpg https://images.plurk.com/7ptOryxP8SMOOJoWkm5Lpa.jpg https://images.plurk.com/2SepzJtQPCMdbXPZ4fwir8.jpg https://images.plurk.com/1Xofn3LAnlzM5cw46YYhTK.jpg
稍 ‣ 焦頭爛額.gif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 目前有的空間
大圓廳,地面是大塊的黑白棋盤格磚,中心放置一張木圓桌,左右各一木椅的雙人配置。圓桌座位平時為辦公使用,也通常只有眠一人在使用=意識的掌權者,座位是畫面右側。
左側則是稍的位置,稍常就是縮在椅子上發呆或在空間裡到處跑、席地而坐。

圓桌桌面總是很亂……亂中有序,擺放各種資料書本(均是紙質),應對各種日常發生的事進行決定判斷裁決。裁決如何判斷及怎麼做的工作通常是眠一人(因為稍不喜歡管這些)但眠時常探問、引導稍的想法進行參考。
如果裁決判斷做出來成果卻不如預期眠會自閉(
圓廳除了中間區域以外十分空曠,沒有所謂邊界,稍時常進行探索(眠不會,眠總是待在位置上),幕景是深黑色墜滿星辰。儘管幕景景象可能有些許變化(通常是顏色稍微改變或是星象或是出現極光這種),但實際上沒有所謂時間概念。
周遭可能有些佈景,應是許多廢棄的事物堆積而成的景象,例如有一個殘缺的木書櫃與些看不懂文字、黃書頁的書,一台積灰的直式鋼琴,一些錄音帶、壞掉的播放器,廢紙紙箱、玩具、娃娃、餐具、相片、塗鴉冊等……
這些事物由本體的過去經歷而來,是很虛幻的東西,當有意識去撿拾他們時才會完整的體現於前。可以想做是雖存在但模糊的意識。
房間
目前只有右側開啟,是稍與眠的休息房間,房間空間不大且還沒有架構得很清楚。
內部已知稍&眠不是睡雙人床(二單人床還是上下舖還在思索),灰塵很重的地方,很雜亂,只提供一天之後的休息(=只保證舒適睡眠w),沒有頂上光源只有類似檯燈的光源。
沒有窗戶,但牆上應會有通往開發其他空間的機關(尚在構思

只知道需要這個地方且存在,但在圓廳熄燈二人回房之後基本等於我的入睡後。由於目前沒有在工作之外除了睡眠、明確能被定義為休息的時刻,眠總是在使用圓桌……所以這個房間只供休息,沒有書桌
但若是未來休息被成功區隔出來,讓房間可有更多使用功能,可能這裡的設定就會更詳細些、不這麼模糊
稍 ‣ 焦頭爛額.gif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目前構想,空間左側可能是具備樓梯通往地下,右側(房間或單純右側某地方有通點)則是往上走的區域
整個世界可能有一片海,安靜平靜得藏在幕景裡的海,稍大概在四處逛的時候曾經去過。順帶一提稍出去亂走不會帶著眠一起也強迫不來,除非眠突然願意跟著去,但情況很少。
這世界的第一人稱視角是設立在眠身上而非稍,稍在定義裡的層次更高且更通透、知道更多,我沒有這樣的能力(所以才說他是理想值)。
現實是會投射於這個世界的,當然是現實裡接觸的一切,只是會以什麼方式呈現、讓他們接收應對與反饋。
我想與一個人相遇的歷程會是一張紙、變得更多張紙了、資料夾、最後收錄成一本書,這些紙張會時常在想起來時拿出來翻閱回憶、遇到相關的事(ex面對面)時拿出來應對評判、有意紀念時書寫下心得、無法忘記的事也會自動被書寫上去(當然無論是好是壞想不想記得)。關於這個人的所有紀念物會被夾在書裡,再更多些可能有個箱子,在更多些直接滲入於景觀,例如被贈送過的特別的玩偶這種。
基本上被書寫上去、擁有無論何種形式的標籤紀錄就算是記得了,稍微忘記時就要再把他們翻出來看,看過許多遍則不需要特別翻找。他們所做的工作除了做現實的即時決定以外,很大部分是整理這些東西,閱讀、書寫、註記、分類--這部分稍就比較有興趣了(他的主要工作,喜歡翻閱和註記寫心得
這樣我們大概需要一個資料室呢……(開始現想)
稍 ‣ 焦頭爛額.gif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資料室=圖書館
好吧那左側就開個房間是資料室吧,大概像圖書館那種感覺,想像中是很龐大的,會依照不同時間線排列。
越現在使用中的書=人會更常被拿出來,放在最靠近小櫃檯與出口的位置(找書搬書的工作是稍哦),越舊的會放到越遠的書櫃,也會汰舊以清出空間,舊得用不上的紙資料會被扔到空間角落裡,應該也就是地下室空間。
管書工作是目前是稍在處理,很隨性(?)的處理當中,希望眠現在的工作分配不要造成什麼不可挽回的……
所以眠不常進去圖書館,自然不太知道裡面長什麼樣子,反正工作能做完做好要緊稍會把正確的東西搬來給他(某種程度蠻消極的w
如果事情是以事件被記憶的而非人,那資料分類就會是事件,跟人的編列法有點區別
圖書館本身也十分陰暗,只有牆上幾盞鵝黃色的燈,稍進去如果到更深處會需要提油燈進去。說起來整個世界裡相對最明亮的就是圓廳正中了,但不是人造燈光畢竟背景是天幕,想像成自然光即可。
圖書館入口看起來是幾個常用書櫃跟小櫃檯(方便作業用),有小推車可以用,還不需要到梯子只有比較高層需要搬小木凳墊就好,有些書甚至被堆在過道地上當椅子or長灰塵ww
但再往深處去的話整體空間會更開拓,也就會有一些高聳的書櫃和書牆了,看起來很像廢墟城市、一點也不整齊穩固。要上去會使用梯子,提取時間因而變長
……我好喜歡我這個實體化記憶的概念哦
記憶的分類方式應該還有更多可探索的方式
而且很多事件單純就是一張紙、一張圖像、一個具有紀念價值的東西,被夾在眾多資料裡、裝在紙袋裡、塞在箱子裡,擁有非凡紀念意義的東西則直接成為景物……現在想來這不多,家裡的直式鋼琴是、朋友送的第一個玩偶是、電繪版會是、我的小棉被和幾隻玩偶也是
但很大多數那些都單純是堆在景色裡(比起只是被裝在袋子或箱子裡已經好很多了),像是潔蜂目前歷程創造出的所有物或許就是一個紙箱貼著潔蜂貼紙標籤,裡頭塞了一堆東西,然後因為目前超常使用於是直接放在圖書館門口地上w
世界裡通常不會出現其他角色……更準確應該說現在就只有他們倆人,我不會捏其他角色再放進這個世界觀(除非我對自己的認知有變,但目前看起來完整得不太可能)
他們的這個世界與現實的橋樑是單純的觀測,也就不會直接接觸到大家,大家都是書(記憶)裡的記憶形式而已。他們在接受現實世界的對話時,那在他們視角會是一個故事敘述的樣貌,閱讀判斷。
即時的事件出現大概就會是一張紙被送件進來吧,至於如何送件現在沒有想法,從天上掉下來一點都不緊急&好怪ww
復古紙張風格基底
消息以彈跳視窗方式送進(但不想要科技感 魔法的感覺更好)
因為不希望圓桌附近太多東西(器材)就簡單的桌子就好 在想桌子上是不是該有一本書就單純是接受訊息……字浮現在上面或跳圖片出來之類的
困難
稍 ‣ 焦頭爛額.gif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昨天想到一個東西 忘了又想起來(快記

關於以他們倆為主角再發散出的各種世界觀如何與基本設定(意識空間)做連接 我想可以參考一點邊獄巴士李箱的鏡子

簡單解釋鏡子 外貌是一面圓鏡 透過圓鏡可以看見不同世界線下的照鏡人 擁有不同人生過程與樣貌
而鏡子內展示的那些畫面 與邊獄巴士內被解釋為照鏡人所擁有的各種可能性(當然也有抽角色卡池劇情的意味www)這裡把鏡子設定借出來給這世界觀增添與其他世界線間的關係性

也因此鏡子除觀測現實世界外 也將包含其他世界線可能 ex校園設定 地ㄤ 醫院paro milgram 聖母世界觀……有機會也想去其他朋的故事裡玩一玩
而位在基本設定(意識空間)的稍眠作為觀測者 旁觀著這些可能 像是閱讀故事一樣……
大概是這種感覺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