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剪刀上的蘑菇 (上下合集) - 吐維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內收讀書心得,含可能掉SAN的形容,劇透有
#讀嘛讀嘛 #台耽 #BL書單共筆
latest #31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先說我是吐維粉XD
其中特別喜歡這部作品,第一次發書評就想獻給它。

其實是以前的報告節錄,主題是要寫給作家一封信,所以寫了蠻多吐維作品的心得的(趁機自肥),想說乾脆丟一丟做存檔,但因為是報告所以會...寫得蠻矯情的(救命)

不介意的話可以繼續看下去,或是跳過這段直接看我最後的白話文哀號也可以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_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剪刀上的蘑菇》實在是一篇十足、非常驚心動魄的作品。

在我第一次閱讀的當下,它在網路上早已完結,早先慢慢地依照自己的步調一天看個三、四章,但我仍舊記得從三十二章Knob的遺言開始,就一路流著淚把剩下的篇章一口氣看完,哭了大概兩小時有餘,時至今日再次複習,讀到某些部分時,眼淚仍舊止不住。
立即下載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當年看完後,我便推薦給了同樣嗜好的友人,她的回饋是很好看,但看完她陰鬱了一個禮拜。

無數人為其寫過心得,所以我也有點卻步,總覺得我怎麼書寫都像是一種幼稚的踰越,並且再如何,都難以精確地寫出當年的我看完的感受,那種心臟為之顫動,好似跟著故事的情節死了一次、又活了過來的經歷。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很難形容,但我非常喜歡。

對這部作品的喜愛程度,大概是高中又再複習一遍時,我還畫過一幅《剪刀上的蘑菇》封面概念圖,在校內的迷你展覽中展出,總之就是非常喜歡……也因為太喜歡了,所以我難以用理性客觀的角度做分析,只能書寫一些殘餘。

《剪刀上的蘑菇》像是一個設計精巧的寓言故事,所有安排都導向了無可避免的結局,剪刀、蘑菇、死亡意象的不斷縈繞,在閱讀之時其實不難想像角色的終末。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和大多數人相反,其實我還蠻喜歡習齊的,一方面對他的經歷感到不捨,想關掉網頁,一方面卻又著了迷似地一頭栽入其中無法自拔。

要我形容的話,這趟閱讀的經歷,就好比看著演員踮起足尖、踏著虛浮的腳步,在舞台上天真爛漫地舞著、舞著,最終舞入被編織好的煉獄,艷紅的火舌竄入純白的衣角,熱烈地燒,而他在笑。

《剪刀上的蘑菇》於我而言是個非常美的故事。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整部作品壟罩著陰鬱的氛圍,扭曲、灰敗,一如書頁上殘餘的精斑。
性、暴力、毒品、自殺……它充斥了這些世人總想藏起、深埋在暗處的元素,書寫一切痛苦壓抑,帶著一股陰暗的、要把人拖入泥淖的力量。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然而,跟這些濃厚、沉重的題材相比,裏頭透出的,對藝術、對舞台的憧憬與神往,是那樣的純然而美好,它是奶與蜜流淌之地,引人前仆後繼,它織就了一張最誘人的蛛網,將人緊箍至最甜蜜的夢鄉。

角色們對於藝術的追求和渴望,病態的執著和瘋狂,那綻放的絢爛花火,皆令我無比神往,在散發出腐臭的泥濘中,用破敗的身體狼狽地掙扎、翻滾,追求並緊抓著什麼的姿態,非常美麗。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我也相當喜歡整部作品舞台和現實之間的交織,戲中戲的敘事手法精妙絕倫,也慶幸能購得十周年紀念版,得以看見整個舞台劇的大綱和架構,和主線劇情對照起來更加明晰。

每一幕的台詞都像是言靈的咒語,編織成細線牽繫手腳,搬演一場大戲。就如同女王所說的:「是劇本選擇了你。不是你選擇劇本。」看著角色回應著劇本的召喚,那無能為力的姿態美得懾人心魄。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剪刀上的蘑菇》是個充滿藝術性的故事。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我很喜歡其中意象的重複出現和運用,家、火焰、海洋、菸草、蘑菇,上帝和律法,宗教性的描述對藝術的崇敬,元素的組織成就一幅鮮明的圖畫,比任何都更讓我神往。

如今再次閱讀時,仍會為句子和情節的力道所屏息,滿溢的情緒像熟透的水果泌出的汁液,將要腐壞卻又散發最迷人的香氣。又像一種折磨,刀刃緩慢地貫穿腹部、翻攪腸肉,血水滿溢的凌遲。故事裡的痛苦絕望、真切感傷,予人一股緊扼住脖頸的窒息感,而這樣的痛苦,到最後竟成了痛快。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角色的話語,一步步地帶領著習齊這個演員進行演出,最終完成使命的下戲。

深究的話,角色的狀態都有其意義,特別是死亡,每個角色的死亡都讓習齊的精神狀態一點點的崩解、潰堤,我很喜歡吐維筆下的習齊,那種恍惚的、解離般的舉措與神態,帶著妖異的美感,又和著蒙神寵召的神性。他朝著大海鞠躬的身影,始終讓我不曾忘記。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剪刀上的蘑菇》充滿壓抑、痛苦與無聲的疾呼,說實在的,我很難說最喜歡裡面的哪個角色,難以為某個角色作辯護,雖然殘酷,但一切都似命定般的咎由自取。

儘管如此,在如此絕望的情節中,我很欣慰罐子與習齊的相遇,雖然他們的相遇是殘酷與溫柔並進,但那也像是一種柔軟的救贖,習齊讓深愛舞台的罐子字面意義上的「演到死」,和介希的團名「Sing to Death」呼應,也和肖瑜的死做延伸,死在一生最沉醉的事物手上,大概是最饜足、也最美的死法吧?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除了罪與罰,救贖與愛在這部作品展現出的命題也讓我著迷不已,現世的折磨太重、呼吸太痛,於是靈魂出逃遠走。

沒有人該為此受到苛責。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很久以前,閱讀這部作品讓我感受到的是強烈的絕望與晦暗,但重新觀看,除此以外卻又油然生出一股釋然的舒坦,那個潰堤、痛苦翻攪的自己,好像也葬在那個藝大山坡中,身影漸漸地模糊淡去了。

我很喜歡吐維在《剪刀上的蘑菇》中用鋒利而刺痛的筆法,書寫柔軟的喘息與逃亡。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看完這篇故事後,我最心折的,其實是書寫此書的您。
我們總在最幽深的谷底,開出最繁盛的花。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_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_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自我吐槽一下打這麼多誰他O看得完XDD

前面都有把人稱改掉,但最後一段改來改去都不滿意,但又不想破壞節奏,就維持原本的書信體
一言以蔽之就是唉,矯情(......)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第一次看《剪刀上的蘑菇》應該是2013年吧,當初真的是抱著手機很認真地看,然後哭到不行,之後就血淚推薦給身邊親友XDD

這部後勁很強,最近一次複習,會覺得部份句子或情節有點用力,但那種力道是很難得的,是好的方面,總之我很喜歡(詞窮)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心得裡面只有寫到喜歡習齊,沒有提到其他人,但主要是好像太多人都不愛主角了就提一下(rofl)
我當然喜歡罐子,拜託誰不喜歡罐子啊???(好偏頗的意見)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這部算是虐文經典吧,虐身又虐心,要重看第二遍可能需要鼓起勇氣的那種,但是搭配作者的序和後記重讀又覺得其實還蠻治癒(???)的,就是,懂者恆懂(?)

不過這部份真的很看個人,還是推薦盡量在身心穩定的情況下去看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總結起來就是一個喜歡的人會很喜歡,討厭的人會很討厭的故事(講什麼廢話)

對藝術、或說對創作有興趣和追求的人,閱讀起來應該會格外有感觸,不管如何總之我很愛,看很爽,喜翻。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它其實是個很溫柔的故事,角色的宿願是有得到釋放的,除了尾聲觀眾鼓掌的衝擊和安排很美以外,一直以來我最喜歡的其實是〈天使的房間〉這個番外,除了後續的交代以外,我很喜歡這篇故事的氛圍,就像是純白的療養院內,陽光灑落下散發著點點光亮的塵灰一樣。

是遺憾的,但也很美。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_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題外話是以前有一次和一個不到很熟、但有看BL的同學出去玩,發現她也有看過這部,就問了她的心得,她說:哦我覺得還好,只記得肉很多
當下覺得我果然跟她電波沒對到XDD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_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以上都是個人意見,這噗與其說是心得感想,不如說是碎碎念和抒發,我的心得正篇和碎念畫風差距好大彷彿人格分裂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Edit 5 months ago
想想在這之前真的蠻少寫真正想寫的心得的,但去年重新用SNS後,開始比較有動力寫寫這些東西,也算是紀錄吧,回頭看之前的心得噗也覺得蠻有趣ㄉ(也沒過多久)

之後有空應該也會陸續發幾噗吐維作品的心得紀錄,沒意外的話應該還會有《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心得,總之都是對我蠻有意義的作品,喜歡(詞窮)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𓃕𓃕𓃕
5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3EyjZk9U097rWFDSzc7XdZ.jpg
心血來潮翻了一下書桌,才發現我當年看完這部有手寫心得下來(rofl)
節錄一點點可能之後刪掉,但看自己11年前寫的東西反而讓人覺得蠻新鮮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