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R】

魏揚—【我們已經成為我們曾經最討厭的大人了嗎?】

看著身邊越來越多人斥責/批評/嘲笑投給柯文哲的年輕人「沒有被現實毒打過」、「太年輕不懂事好洗腦」、「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都是噁男預備軍和行走避孕器」,我覺得應該推廣一下魏揚這篇提到柯文哲與柯粉現象的長文,全文字字珠璣,很值得推廣閱讀。
latest #33
老實說那些批評,十幾年前在搞太陽花的時候應該都聽到爛了LOL

當年聽著老人罵我們太年輕不懂事好洗腦所以被煽動搞社會運動時,都會想,我以後絕對不要跟你們一樣,我不會變成跟你們一樣腦子僵化覺得只有自己最正確的老害。現在我也還記得這個期許。

但看著身邊越來越多曾經相同立場的人飄出熟悉的老人臭,我不覺得這是個值得樂觀的現象就是w
『說實話,這種態度幾乎完美復刻了當年馬政府時期國民黨老害對七年級野草莓學運的嘻笑怒罵。你只要回想一下當年我們有多麼不爽那種輿論氛圍,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這次選舉有這麼多年輕人在抱怨「老人票太多」。所謂本土進步陣營對於這些支持柯文哲的年輕人的態度,以「家父長心態」的指標來看,與過去的藍營老害沒有太大區別。

今天我不是要幫柯文哲以及他的支持者護航,而是試著分析一下:為什麼會有這麼一大群年輕人支持他?又為什麼許多人對青年柯粉的態度只會把這個群體越推越遠?』
『大家只要設身處地想一下,如果你今天是個剛剛獲得投票權、剛開始關注一些公共議題的年輕人,你對社會上各種現象充滿憤怒,這些不滿有的可能來自錯誤訊息,但不可否認也有許多確實是台灣沉痾許久的弊病,這包括了藍綠兩黨的長期鬥爭。

然後有兩組候選人,一組跟你說你擔心的問題其實沒有這麼嚴重、我們大人都有一直在好好處理,你看看跟其他家庭・・・・・・不是,跟馬政府時期相比,你們生活其實好太多了,你們應該要珍惜守護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另一組候選人,則是跟你說「我知道你們在不爽什麼,我來幫你們出一口氣」。即使後面這組候選人根本沒有信用,也不一定真的如此在意這些社會問題,但從年輕人的角度,至少後者「承認」了他們所為之憤怒的現象,既然也沒什麼好失去的,賭一把在那個願意跟我們說「我理解你們」的那組人身上,那也很合理。』
立即下載
『……換句話說,社會問題其實一直都在,十幾二十年來都存在,我們不能一方面肯定 2008 年時決定要「野給你看」的那些野草莓(現在 30-40 歲的我們),另一方面嘲諷現在提出類似不滿的年輕人。當然,我們可以說在某些社會問題上是有在改善的,過去幾年民進黨的政績與馬政府時期相比確實是有進步,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可以用此來否定當前年輕群體訴求的正當性。

所有人都是活在當下的,當下的痛苦經驗是沒辦法透過比較而被泯除的。在此刻體驗著貧富差距的年輕人們,在此刻買不起房、被房東壓榨的年輕人們,對他們來說十五年前狀況如何又如何並非是他們所關心的,而他們也沒有錯。因為享受到改善與進步的是我們這個世代的人,而未來對他們來說則是不確定的,當下的處境卻是確定的。』
『我們小時候都會很討厭大人說「你看看隔壁家小孩過得多慘,你在我們家要知足、惜福」,或是「我們以前過得多慘,你們現在已經過很好了」。用類似的話語去面對當前的年輕人,並沒有辦法讓他們覺得被理解,這個道理並不難懂,』
『……當年,作為年輕人,我們最討厭的就是大人們不把我們當一回事,不把我們真切的憤怒、不公平感當作一回事,把我們的疾呼當成是短暫的叛逆期,是因為欠缺社會歷練而來的天真無知。我們以前都說,長大後,不要成為那些我們最討厭的大人。

或許,今天的困境,其關鍵原因就在於,我們這個世代的許多人都未能做到甚至是記得當初這樣對自己的期待吧。』
---
選舉前有朋友跟我抱怨「怎麼會有人想投柯文哲我想不通」,我回他:「也許他覺得藍綠的方向幾乎定型,在現狀上顯然都無法達成他的期待,而柯文哲充滿不確定性,所以他寧可試著賭一把,反正賭贏了當賺到,賭輸了也不會比現況更糟了,沒什麼好失去的」。
我不討厭年輕的柯粉,但我現在超級討厭柯文哲。
表面張力黑☆奶油手小精靈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魏揚的文章可以跟Mitter Chiang的這篇柯粉觀察一起閱讀。

我覺得吧,無論是想要拉攏、分化、點醒還是單純想要了解與我們不同立場的族群,把對方無知化、妖魔化甚至貼上各種標籤,都是無濟於事的,因為只是在和自己「想像出來的目標」戰鬥而已。

「正確認識」這個族群,「理解並承認」他們的處境和訴求,才是開啟對話的第一步。
rei1080: 妳讓我想起很多年前,我也聽長輩說過「我現在更討厭民進黨了,都是民進黨帶壞年輕人,明明就是一群爛人還敢騙不懂事的年輕人,書不好好念搞什麼太陽花」,我覺得兩者頗有點類似www
有年輕人跑來我們村子裡看監票,看起來就是正常剛開始關注政治的大學生
但是雙方現在找不到溝通想法的方式和管道 ,至少媒體或是自媒體都沒有扮演好這個職責
BIGFATLPX9: 那只是代表我個人的感覺而已。
我當年也不會到討厭支持國民黨的長輩,只是很好奇他們為什麼這麼討厭恐懼支持民進黨的年輕人,現在我覺得我比較能理解了。大家都會有各自的想法,選後發洩情緒很正常,不要留下仇恨比較重要。
表面張力黑☆奶油手小精靈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rei1080: 我自己是覺得,比起期待傳統媒體/自媒體擔任這個橋梁,從自己和生活周遭的人做起也許會更簡單。

具體來說,心態保持平和開放,不要一聽到對方和自己的立場不同就馬上產生防衛心理(20歲的我就是這樣,所以天天吵架XD),比起質疑「你是不是都被假消息騙了,你真的有思考過嗎」,先理解對方為什麼會做出這種選擇/判斷。如果真的是信了假消息,可以用客觀第三方的資料澄清;如果是基於價值觀而做的決定,或者就只是想賭一把,或者根本就不想聽,那我覺得就尊重吧,let it go,民主就是這樣,而且選舉結束了,日子也還是要過的XD
人性是很神奇的,你越是強烈反對,對方越容易反抗,越不樂意按你的建議走。但如果能好好聽好好講,就算立場天南地北也有機會找到平衡點。
只好來這裡讓小黑淨化一下我的負能量~~回去工作XD
rei1080: 淨化XDDDDD 何來淨化啦我平常都只會發一些廢文齁(ㄍ
BIGFATLPX9: 不過妳說的很有道理,期待媒體或自媒體,還不如期待自己(?)
噗浪一向綠油油,只不過這一年來看起來…(搖頭
真的愈來愈像了…
waysin: 我也有感覺到同溫層自我封閉和排斥異己的狀況越來越嚴重,這真的不是好現象XD”
這次選舉的政治噗多到我已經鎖遍關鍵字了還是有漏網之魚
不是說不關心,只是有點過度洗版,而且還是單一立場的那種
感覺支持某個候選人就是絕對錯誤一樣,什麼時候言論自由變成只能問從主流了?
還好阿黑是理性的,有幸看到此噗此文覺得開心
GG★
4 months ago
謝謝,給我了心靈的能量,我後來超級討厭談論政治議題也是這原因。
我不想變成以前我討厭的那個樣子,完全否定某個族群或是投給誰的人。
這道理說出來很多人其實懂,但選舉將近的時候又會變成那個樣子...
yue0119c: 我覺得可能是因為噗浪的同溫層很厚,相同立場的言論你轉我的我轉你的,就會高度重複性地看到類似的內容(包含偏激和滑坡的論述),久而久之真的會蠻容易疲乏,然後也會蠻容易因此憑著同溫層灌輸的印象去評斷同溫層外的聲音,特別是如果吸收資訊的管道都來自特定立場的時候。我自己是覺得這樣久了思想會僵化,也會變得盲從而失去批判性,還蠻不健康的就是XD
lovekaito520: 這篇還是我高中老師轉發我才看到的,很感謝魏揚寫了這樣一篇長但好懂的文,我捫心自問以我現在怠於討論政治議題又懶得好好講話的程度(現在一個月只會發一個政治集中噗在裡面隨便噴(ㄍ),肯定是寫不出這麼言之有物的內容的XDDDD
何の顔
4 months ago
謝謝噗主分享~ 我也覺得嘲諷的態度會把對方推得更遠
雖然我也很擔心柯正在試圖用陰謀論摧毀公民對民主制度的信任(川普國會山騷亂既視感)
但用嘲諷的態度對待對方支持者的話,雖然會替自己帶來優越感,卻對說服有反效果
BWV988: 同意你的說法~而且目前諸多調查顯示不少投給柯文哲的人,他們的價值觀光譜比起國民黨,反而更接近所謂的泛綠陣營(特別是在統獨議題上),如果正面去理解他們投柯的理由,其實有機會把他們轉化為潛在票源。只因為立場不同就用嘲諷把人推得更遠,對於增加己方的支持者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呢
何の顔
4 months ago
BIGFATLPX9: 而且麻煩的還有:當看到一個「A陣營嘲諷B陣營」的言論時,在仔細做過事實查核以前,很難立刻知道這到底是「真的A陣營支持者說的話」,還是「B陣營為了惡化對方形象而做的反串」,或者是「第三方為了挑起分裂而假造的訊息」
我覺得就像看棒球賽那樣要找個喜歡的球員好入這個坑。只是有些人選了柯文哲而已,選完之後他們會用力幫忙柯文哲護航,為了護航需要查大量資料,也因此更懂政治,這樣不是很好嗎
果音_
4 months ago
其實很感動終於在噗浪看到這種比較理性的聲音
謝謝噗主願意花時間轉貼
一直以來還是相信理性的人佔大多數
但噗浪沒有演算法所以近期看到都只有河道上的單一立場
甚至很多喜歡很久的老師還會表明如果政治立場不同的話就要封鎖 說實話對這種態度有點失望 不懂為什麼要這樣對不同想法的人趕盡殺絕
住在同一片土地上不是應該互相尊重嗎 這樣製造對立大家要怎麼好好相處
BWV988: 對啊,現在資訊量太大了,而雪上加霜的是有些人看到不利於敵對陣營的資訊,就會不做查證(或者是過度信賴某些來源傳遞的資訊)馬上轉發擴散,最後被證明是烏龍資訊或是玩梗不當也不當一回事,無形中都會降低發言的可信度
serflygod: 公民參與政治本來就是靠著一路靠摸索去決定自己的選擇,每一個現在指著年輕人說你什麼都不懂的大人,當年也是一樣什麼都不懂,然後慢慢看慢慢查,犯錯然後學習,才有今天的自己。這就是一個必經的過程而已,看著年輕人學習參與政治就大驚小怪真的很老人臭LOL
kanon_grey1214: 不管哪個立場太偏激都不是好事,政治即生活,但生活不會只有政治,撇開政治日子還是要過的。

想到以前聽過狂熱政治廚把政治人物當偶像崇拜,為了支持弄到散盡家財妻離子散,老了孩子也不願意搭理,生活拮据到靠補助過日子但還是要狂熱參與政治活動,也許他覺得很快樂,但在外人看來難免會覺得何苦搞成這樣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