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不到 1 個小時,這次的競選活動就要全部停止。在這最後的時刻,我們只想和你說一件事:

你知道嗎,其實擁有一個自由的國家,是一件非常難得、非常珍貴的事。

在自由國度生活久了,很容易把自由當成理所當然。但兩位美國學者戴倫.艾塞默魯與詹姆斯.羅賓森,在他們的著作《自由的窄廊》一書中提醒我們:從歷史上來看,事實絕非如此。

正好相反,一個民主與自由的國家不僅得來不易,而且一不小心就會失去。

「在人類歷史上,自由一直是很稀少的東西。」

他們這樣寫著。

兩位任教於麻省理工學院與芝加哥大學的頂尖學者,在這本書中就是想解釋:為什麼自由這麼難?
他們的答案是,因為想要享受民主與自由,你既需要一個強大的政府與官僚體制,又要一個強大的社會與民間力量,而這兩件事情表面上看來是互相矛盾、背道而馳的,只有在一些難得的時刻,這兩邊才會達成一個微妙的平衡。

國家太弱,社會的秩序難以維持,很快就會陷入混亂,暴力橫行,無法停止社會的內戰,反而形成弱勢的壓迫;但國家太過強大,壓過了社會,同樣無法保障公民自由——比如中國。

兩位作者寫道:

「中國的國家巨靈就像第三帝國的國家巨靈一樣,有能力解決衝突,完成任務,卻不用自己的能力促進自由,而是用來推動赤裸裸的鎮壓與宰制。國家結束了戰爭狀態,卻代之以一個不同的夢魘。」
國家與社會難得的平衡,就是作者口中的「自由的窄廊」,一條狹窄的通道,一不小心,可能就逸了出去。

「社會與國家就是在這條走廊上,彼此制衡。這種制衡並不是靠某個革命時刻成就,而是兩者之間日復一日的持續鬥爭。」

「這種鬥爭會帶來好處,國家和社會在這條走廊上,不只是互相競爭,也相互合作,這種合作會提高國家供應社會所需的能力,也會壯大監督這種能力的社會動員力量。」

「為什麼是一條走廊,而不是一扇大門呢?因為達成自由是一種過程:你必須走過廊道上的漫漫長路,才能制服暴力、制定和執行法律,國家機器才能開始為公民提供服務。這種是國家及其菁英必須學習的過程,學會跟社會施加在他們身上的枷鎖和平共存,社會的不同部門必須學會互相合作、無視彼此之間的歧異。」
「這條走廊會顯得狹窄,是因為這絕非易事,你怎麼能夠抑制擁有龐大官僚體系、強大軍隊和可以自由決定法律內容的國家機器?在人民要求國家在複雜的世界上承擔更多責任之際,你怎麼能夠確保國家會維持接受控制的馴服態勢?你怎麼能夠在差異和分歧撕裂社會之際,保持社會一起合作,而不自相對立?你要怎麼防止這一切變成零和競爭?」

「這一切一點都不容易,難怪這條走廊會顯得相當狹小,難怪不論社會踏進或離開這條通道,都會引發深遠的影響。」

根據作者的理論,民主與自由並不能仰賴於政府與政治菁英,而是來自社會與人民的關心與投入。自由如此得來不易,值得喝采與驕傲,也值得守護和珍惜。

希望臺灣更好。

回家投票。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