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經有那種時期,認為這件事只有我能做,這個議題我可以詮釋得最好。那個時候聽到「每個人都是可以取代的」這句話,自然覺得有點刺耳。

直到進入業界越來越久(也沒有很久才三年多),發現這些形塑近年台灣成癮防治政策的人們,不是因為他們天生神力或超級優秀,而是他們抱持的信念讓他們成為他們,以及他們成就的事。最終人們會怎麼評價這個人,也是基於他說過那些話,做過哪些事情。

對現在的我來說,「可以取代」不再是否定,而是一種祝福,代表我說的話有人認同,正在走的路,有人一起前行。

人可以被取代,但信念和行動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