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沙龍」談雞蛋花講高麗菜——那些隨外來政權進入台灣的植物們現稱為阿勃勒的阿勒勃,明朝有人把名字抄成阿勃勒,而沿用至今;它用來製造軍艦上大砲的基座,顯示當時的政治氣氛。為了殺死水裡的瘧原蟲,荷蘭人引入雞蛋花(或稱緬梔,學名Plumeria acuminata),推廣家家戶戶種在水邊。

現今有國菜之稱的高麗菜,由荷蘭人首度引入,但實際上推廣到全島要歸功於19世紀末到台灣的加拿大籍的偕叡理(即台灣社會習稱馬偕牧師)。

馬偕宣教過程中發現島上耕作的作物種類少,普遍營養不良,因此引入十字花科的高麗菜、花椰菜、蘿蔔、豆科的敏豆、藜科的甜菜、茄科的番茄及繖形科的紅蘿蔔等作物,免費發送種子給農民,這一吃上百年,並成為台灣社會熟悉的蔬菜,高麗菜更隨著價格起伏,成為台灣社會愛恨交加的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