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龍年最大的感想,就是經過眾多台灣人的集體創作、諧音連發,「龍」再也沒那麼高不可攀,龍不必威嚴祥瑞,不必見首不見尾,沒那麼神聖,也沒那麼高冷。

甚至,龍變得,嗯,很台灣。

龍年吉祥話是吉龍舞春,可以是出水福龍,可以是吉龍總來。混雜了台語和華語,甚至是過去被一些「正統」認為難登大雅之堂的所謂「台灣國語腔」,都被使用得如此自信,無比幽默,看了就笑出來。

更重要的是除了吉祥話,今年的龍年也多出了很多關於龍的垃圾話——你天理不龍,我愛慕虛龍。上班日遇到一個普龍共,就自問「大過年的,我龍易嗎?」

都是小事。而從小事當中,其實最重要的,或許正是台灣人決定了自己並不一定要當正統的龍的傳人,對於那些嚴肅的所謂中華道統也可以一笑置之、不再龍忍。

挺好的。咱們一起龍柱回桃,當個可可愛愛ㄉ台灣人。

中國龍ki夕,耶。